placeholder
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和方式,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
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
2018年3月7日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基层。2022年1月,中组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提出要推进物业服务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全覆盖,强化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建立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和协调共治机制。这也是对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
推进物业党建全覆盖
截止2022年底,碧桂园服务已成立405个物业项目党支部或社区联合党支部,并获得17个省级红色物业示范项目。通过将党组织有效嵌入物业服务,碧桂园服务逐步从细处着眼、向实处发力,以党建引领助力基层治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形成三项机制助力构建
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01
组织体系共建
组织体系共建的最大优势是实现对社区治理资源的整合。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借助联合大党建平台,应用更多社区治理资源,破解社区管理工作中的难题。譬如,碧桂园服务各项目党支部积极与社区党组织等组建联合大党委,或安排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参选社区党委兼职副书记、委员等。
02
社区事务共治
社区事务共治就是在党建引领下,推动社区内部包括业主在内的各方主体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变“独角戏”为“大合唱”。譬如,碧桂园服务推出“红心碧海”创新型业主共治模式,联动社区党委与居委会发动社区党员与积极分子共同组建“红心碧海”志愿服务先锋队,参与小区各项治理工作。
03
服务资源共享
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在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必须推动包括业主在内的社区内部各方主体可以共享更多的服务资源。
组织体系共建
组织体系共建的最大优势是实现对社区治理资源的整合。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借助联合大党建平台,应用更多社区治理资源,破解社区管理工作中的难题。譬如,碧桂园服务各项目党支部积极与社区党组织等组建联合大党委,或安排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参选社区党委兼职副书记、委员等。通过不断健全党建联建机制,碧桂园服务与社区、业主形成了基层治理铁三角,有效消除小区管理“真空”问题,以“红色物业”助力小区的有序管理和长效治理。在广州凤凰城凤馨苑社区,碧桂园广清区域和物业公司的4名管理人员担任了社区大党委副书记和委员;在顺德碧桂园小区,在2020年12月举行的社区党委换届选举中,碧桂园集团党群社责部党员、现届佛山市党代表聂桥锋及顺德碧桂园物业党员付满英当选社区党委委员。“社区物管+党群联动”优势也逐步凸显,有效提升物业服务效能。
社区事务共治
社区事务共治就是在党建引领下,推动社区内部包括业主在内的各方主体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变“独角戏”为“大合唱”。譬如,碧桂园服务推出“红心碧海”创新型业主共治模式,联动社区党委与居委会发动社区党员与积极分子共同组建“红心碧海”志愿服务先锋队,参与小区各项治理工作。在社区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下,“红心碧海”志愿服务先锋队定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收集社区公共治理痛点问题与居民生活需求,并建立“红心碧海”社区居民议事会机制,群策群力协商共治,在党政领导下带动社区居民解决社区治理问题,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内生动力,打造高效运行的多方共治模式。广州碧桂园凤凰城凤馨苑社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效能,充分调动社区内部各主体参与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在调解纠纷、志愿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作用,提升物业服务精细化水平,从而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创新案例。
服务资源共享
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在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必须推动包括业主在内的社区内部各方主体可以共享更多的服务资源。譬如,碧桂园服务主动与社区居委会及辖区有关组织建立联动机制,实现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场所和服务资源等的共享,以充分满足业主的美好生活向往。 不仅如此,碧桂园服务还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出“智享楼下”社区一站式生活服务模式,让居民步行至家门口楼下即可享受丰富的服务。针对养老议题,碧桂园服务也联动社会资源,打造怡然五星长者服务体系,提供健康医疗、家政维修、上门探望看护、各类课堂等各类服务资源,同时通过“红心碧海”长者志愿服务平台帮助退休长者持续发光发热,满足长者各个层面的需求,让社区老人颐养天年。 当前,物业管理行业正处于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开创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格局,就必须按照《若干措施》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参与构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和协调共治机制,更积极地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中,使物业服务更有深度、尺度、温度、速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