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社區公益“走出去”, 碧桂園服務開啓社區公益新探索
如今,社區公益活動越來越成為人們參與公益事業的重要方式之一,有的社區、企業已走在前頭,開啓了社區公益新模式探索。近期,由碧桂園服務聯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青少年生態環境教育專項基金,共同發起的“彩虹計劃-珠峰公益行”活動走進西藏,以“環保小天使”、“社區公益大使”等創新舉措,向全國青少年兒童普及宣傳生態環保知識,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同時,也是碧桂園服務讓社區公益“走出去”的全新探索。
7月初,“彩虹計劃-珠峰公益行”活動走進西藏當地小學。
成立全國首支
“環保小天使志願服務隊”
7月1日-5日,“彩虹計劃-珠峰公益行”在西藏娘熱小學和加措鄉完小順利開展。在娘熱小學的首場活動上,拉薩市城關區副區長、教育局黨委書記巴珠以及全校1000多名師生均到場參加,碧桂園服務副總經理徐彬淮、中華兒慈會青少年生態環境教育專項基金主任李鋼、中央電視臺原總編輯室書記許唐生、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許冰,第十二屆世界武術錦標賽男子太極拳冠軍、中華兒慈會愛心大使柴雲龍等30餘位碧桂園服務業主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也作為嘉賓出席。
活動現場,碧桂園服務副總經理徐彬淮發起成立了首支“環保小天使志願服務隊”,娘熱小學的20名小學生當選了首批“環保小天使”。他們將在日常生活中,以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人,帶動家人和同學朋友積極關注生態、保護環境。
娘熱小學的20名小學生當選全國首批“環保小天使”。
據介紹,中華兒慈會未來將透過《生態校園行動方案》在全國選拔100萬名熱愛生態環境保護的中小學生,擔任“環保小天使”。 碧桂園服務副總經理徐彬淮表示,透過“環保小天使”的選拔,進一步加強校園環保教育,小朋友們能夠在“環保小天使”的帶領下,學習生態環保知識,踐行生態環保理念。碧桂園服務未來將與中華兒慈會青少年生態環境教育專項基金一起努力,發起更多的生態主題環保公益活動,全力支援“環保小天使志願服務隊”的未來發展。
以“社區公益大使”樹模範,
帶領更多業主齊齊做公益
一直以來,在踐行公益事業的道路上,碧桂園服務不僅在企業層面積極實踐,更紮根社區,發揮廣大業主的力量,在社區和企業倡導公益文化、共同組建公益組織,號召每一位業主和員工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踐行公益。
此次“彩虹計劃-珠峰公益行”前夕,碧桂園服務透過線上平臺向全體業主首發“社區公益大使”招募令,最終由業主們投票選出的4位“社區公益大使”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讓社區公益“走出去”。據悉,未來“社區公益大使”將逐漸成為碧桂園社區公益的重要載體,每一位業主都有機會成為“社區公益大使”,為公益事業代言,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影響更多業主及家庭參與公益事業。
“社區公益大使”潘女士表示,“社區公益大使”的選拔讓業主們有機會代表自己的社區,與更多業主、熱心公益的人士交流,並能起到示範作用,希望帶動社區中更多人一同參與未來的公益活動。
活動中,碧桂園服務“社區公益大使”及員工組成了“碧桂園服務環保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們不僅身體力行當起了“珠峰清道夫”,清理山腳下的垃圾,還在當地學校開展了兩堂教育性與趣味性兼具的的生態環保課,分享垃圾分類等環保知識。
志願者們在當地學校開啓生態環保公益課堂。
從兒童出發到“走出去”,
碧桂園服務探索社區公益新路徑
“環保要從孩子抓起,影響了一個孩子,就可能影響他的父母、家人。”“社區公益大使”伍先生如是說。從兒童出發,以親子活動等形式帶動業主家庭,再透過聯動讓公益活動在社區廣泛開展,同時結合“社區公益大使”、社會各界力量,讓公益行動“走出去”,實現從社區到社會更廣泛的影響,讓更多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這正是碧桂園服務探索出的社區公益新路徑。
公益路上,碧桂園服務秉承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組織、引導、支援社區業主開展各式公益活動,僅今年就舉辦了多場新穎有趣的社區公益活動,包括“330地球熄燈一小時熒光夜跑”、以親子夜跑傳達節能減排理念;“六一兒童節汽車後備箱跳蚤市場”、組織業主出售家中閒置物品將收益捐贈給周邊山區貧困家庭等。碧桂園服務社區公益從兒童出發,帶動業主家庭,並透過樹立模範等方式聯動牽引社區,最後走向社會,讓公益力量感染更多人。
本次活動作為碧桂園服務社區公益“走出去”的新探索,走出企業、走出社區,與社會各界力量一起,讓公益行動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同時又透過“社區公益大使”等載體,把活動中的公益理念、公益故事“帶回來”,從而號召更多業主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做公益,讓公益正能量更廣泛地傳播。
據了解,接下來,碧桂園服務將繼續與相關政府部門、非營利組織及合作方攜手,深耕生態環境、教育、扶貧等領域的公益,同時透過不定期征集“社區公益大使”等形式,與業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公益模式。從兒童到家庭、從家庭到社區、再從社區到社會,碧桂園服務將以社區公益創新模式,讓公益腳步落到實處,走得更遠,把公益正能量傳遞給更多人,助力社會公益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