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介面對面|碧桂園服務總經理李長江、CIO袁鴻凱:智慧轉型動力在哪裡
2019深圳物業博覽會著重展示了物業管理行業在智慧科技融合、物聯網應用和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最新成果,整個行業的智慧化、資訊化、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如今,各家物業服務企業均依靠科技賦能,將智慧產業融入到物業服務的細枝末節中,不少企業轉型工作走得快、走得遠。那麼助推物業服務企業轉型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科技成果具體應用情況如何?碧桂園服務總經理李長江、CIO袁鴻凱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採訪。
碧桂園服務總經理李長江
策動轉型的關鍵因素
南方日報:今年碧桂園服務將企業名稱更改為“碧桂園智慧服務”,原因是什麼?
李長江:改名為碧桂園智慧物業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我們還是強調服務,但同時加了科技的因素,智慧有點遠,智慧更近一些,但智慧是我們的目標。正是我們讓科技成為公司發展的支撐力量之一,這是我們改名的動機和動力。
南方日報:在研發方面,多年來碧桂園服務已經投入5億多元的資金,是什麼樣的原因推動了智慧化轉型的工作?
李長江:在2014年以前,物業企業上市的時候,都是不及成本的去投入,但如今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業主的物業管理費隨著服務品質升級而上調的話,難度太大,調價幅度也不會很大。另外物業服務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在所有成本支出中,屬於人工成本的超過60%,而隨著公司規模和管理面積越來越大,員工數量越來越多,管理成本高,直接支出成本也會增大。
因此我們可以把標準化的、能按規定動作做的部分服務,透過資訊化的手段和科技的手段解決,降低這部分的成本,這是我們去做科技部分最原始的動力和原因。在投入科技的時候,我們不以減少員工為標準,而是讓現有的員工可以做其他更多的服務職能,有更多的時間向業主提供個性化服務。
比如安全,我們過去有巡邏崗,現在高畫質智慧監控,透過演算法發現進入苑區的可疑人員,然後發出警告,透過標準化的識別,更準確和科學,這是我們做研發的初衷。
碧桂園服務CIO袁鴻凱
“AI全棧解決方案”已投用
南方日報:展會中碧桂園服務的“AI全棧解決方案”很亮眼,它對你們的智慧化轉型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袁鴻凱:我們的全棧方案是雲、邊、端的結構,在雲端有相應的能力,包括AI的訓練能力和演算法的能力,包括整體的應用和預測的能力。未來碧桂園服務致力於成為物業行業的主要雲服務提供商、人工智慧服務商和社區機器人主要提供商,向全行業提供整合的資訊化及智慧化解決方案和產品。
南方日報:目前AI全棧解決方案是已經在碧桂園的社區投入使用,還是仍在實驗室階段?
袁鴻凱:去年我們在自己的小區落地了超300個專案,今年和海康聯合研發的邊緣伺服器超過400個,邊緣伺服器已經從1.0提升至3.0版本。
最開始的時候,邊緣伺服器是很大的,晶片從一開始的英特爾晶片,現在升級成華為海思的晶片,擁有一代產品8倍的算力,依託於華為晶片高效能的運算,使我們成本降低25%,而且算力提升3倍,現在是確實在用的方案。
演算法為服務賦能
南方日報:物業管理服務升級,業主對此有何評價,有沒有一些典型的案例?
李長江:具體的場景,比如交費,以前一定要到客服中心,現在可以在APP上交費,也可以透過微信交費。還有門禁,過去進出小區要帶一張卡,現在什麼都不要了。甚至親朋好友到他家訪問,用一個二維碼就可以了,並且可以追溯可查。
智慧安防系統也能進行高效巡檢。比如去年7月順德碧桂園有業主的小孩走失,接到業主的求助後,安保人員透過業主提供的孩子照片查詢孩子行走軌跡的監控錄影,發現孩子搭乘樓巴從順德前往廣州。最終孩子在廣州華南碧桂園被找到的時候,距離業主發出求助只有5個小時。
正是因為科技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我們擁有了這部分的時間,就可以做更多的服務,這是業主可以感受到的。業主可以直接感受到,所以業主的滿意度是很高的。
袁鴻凱:演算法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比如碧桂園對管家有拜訪業主要求,以往資料沒有聯動的時候,可能今天拜訪了30戶業主,只有7戶是有效的,因為不知道業主家裡有沒有人。現在拜訪會更精準,就是所有的資料彙集起來之後的變化,這是我們連續投入的原因,因為資料彙集之後才有辦法應對。
本文轉自《南方日報》
記者 葛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