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服務生態鏈價值凸顯 碧桂園服務探路新藍海
12月26日,在廣東惠州潼湖科技小鎮舉行的“智領未來,與城共生”城市共生計劃釋出會上,碧桂園服務正式釋出城市服務2.0產品,提出要做新型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的探行者,與政府、市民、生態夥伴等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當前,在城市發展高歌猛進的背後,以交通擁堵、環境惡化、資源緊缺等為代表的“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治理模式亟待更新。
碧桂園服務的這一舉動無疑瞄準了當前城市治理板塊中的市場機遇,試圖從傳統社區物業服務“突圍”,拓展至外延更廣的城市服務這塊蛋糕中。
從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 2019或將成“城市服務元年”
中國改革開放歷經了40個寒暑,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城市迅猛擴張,一大批新型城市快速崛起,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城市化率增長最高的國家。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資料,中國城市化率已達58.52%。
在城市化高歌猛進的背後,大城市的弊病也越來越凸顯。
一方面,環境惡化、交通擁堵、資源短缺等問題不斷刺痛著城市居民及城市管理者的神經;另一方面,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老舊,服務手段傳統,既拉低了城市管理效率,也帶了巨大的改造更新費用,使政府財政支出面臨壓力。
隨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速,大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成為當務之急。
2016年4月19日,全國網信工作會議上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是以人民為中心,實現民生服務便捷、社會治理精準、社會經濟綠色、城鄉發展一體、安全可控的城市。
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智慧城市建設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支援報告》顯示,自2012年至今,中國已有500多個城市啓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藉助科技的力量破解城市治理難題。該報告預計,2018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8萬億元。
“城市共生計劃”啓動儀式
“這應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在責任部門的主導下,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來努力。”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沈建忠在論壇上表示。
對行業領先的規模化物業公司來說,這個市場,無疑是巨大的吸引。
港股物業板塊“市值第一”的碧桂園服務正力圖成為城市服務領域中的先行者。
“我大膽地預測,2019年是城市服務的元年。”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總經理李長江在論壇上表示。他透露,碧桂園服務正在全力實施“城市共生計劃”,這是以城市公共空間數字化場景運營為切入,透過高效的資源整合和優質的公眾服務,讓城市經濟、文明協同發展,探索建設城市服務標杆,“我們將大力發揮智慧物聯平臺技術,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
依託大盤運營優勢 率先進軍城市服務
“城市公共服務應該像城市建設一樣,成為一個龐大的市場或者準市場,“政府主要是去制定城市管理的標準,制定城市管理命名的規則,提供城市管理執行的基礎設施,積極去培育和打造專門城市服務的供應商。” 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沈體雁在論壇上表示。
早在2015年,碧桂園服務就創新性地與陝西省韓城市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共同出資成立韓城碧桂園城市服務有限公司,開啓城市服務新模式。
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總經理李長江
其後,碧桂園服務接管了韓城市黨家村旅遊景區專案、市政道路景觀護欄專案等,透過綠化修整養護、道路養護、裝置更新、環衛形象打造等城市公共運維服務,使韓城的城市形象得到大幅提升。此外,碧桂園服務還承接了一系列招商推介會會務服務,進一步打造韓城城市形象。
今年11月以來,碧桂園服務已陸續同遼寧省開原市、四川省西昌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內容,簽約雙方將以環衛一體化服務作為切入點,引入碧桂園服務基於道路為主體的保潔、園林養護、路燈維修為一體化養護模式,以及城市公共服務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當地城市環境。
碧桂園服務對於城市服務的自信,來自於其多年“大盤運營模式“的經驗累積。
碧桂園自1992年就開始深耕新城大盤運營,具有豐富的大盤物業服務經驗和設施資產管理能力。此次布局城市服務,一方面是跳出傳統物業服務的紅海,另一方面也是基於以往的應用場景與資源,開拓以B端(產業園)、C端(物業增值服務)和G端(政府城市治理)為一體的城市服務藍海。
沈建忠認為,碧桂園服務作為一家企業,能夠把握城市發展的趨勢,緊跟中國城鎮化的步伐,藉助智慧物聯硬體技術大平臺,結合人才戰略,注入到中國新型城市服務治理之中,發揮了智慧產城管理和城市服務新型的服務生態,這就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地方。
基於細分領域場景 提供配套解決方案
據了解,碧桂園服務覆蓋全國260個城市超過1000多個專案,具有明顯的全域覆蓋的規模優勢;同時,多年的大盤運營經驗和持續的科技投入使碧桂園服務逐步建立強大的標準化服務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從社區到產城再到城市的“全域覆蓋、全業態全齡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BCG產品體系。
碧桂園服務首席市場官汪英武說,碧桂園集團覆蓋產城開發、機器人、長租公寓等領域的多元產業,在城市服務過程中,可形成零售、教育、社交、家居、旅遊、醫療健康、農業等全產業鏈資源聚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已進軍機器人領域,服務機器人也是其研發重點之一。
釋出會現場
據汪英武介紹,“城市共生計劃”將基於城市公共空間的12個細分領域場景,推出AI城市公共服務、DC數字城市綜管服務和IS產業協同運營服務。
其中,AI城市公共服務涵蓋市政保潔、垃圾處理等城市AI環衛一體化作業,園林綠化、河道治理等城市公共環境運維,智慧路燈、公園景區等城市設施及空間運維;城市賽事支援、會務接待、民俗文化活動策劃等城市品牌文創支援服務。
DC數字城市綜管服務主要針對城市公共環境、設施空間、交通出行等提供智慧化管理與資源調配。
汪英武說,政府型客戶多數看重IS產業協同服務,“我們可以藉助集團自有全產業鏈優勢,推動當地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透過特色農產品行銷供應鏈合作,助推品質農業發展、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支援城市旅遊產業發展、合作開展商業專案專業化運營,實現國有資產增值,助推當地產業升級,帶來更多就業與稅收。
“未來,隨著智慧技術的完善以及政府對智慧城市政策的支援和鼓勵,城市服務將有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前景,全國各地的城市服務將呈現出更加繁榮的一面。”沈建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