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賦能戰“疫”,“硬核”物業為小區築起一道無形防線
自2020年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社區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線,打響了“抗疫”阻擊戰。市民紛紛選擇宅在家裡隔離病毒,不少企業也倡議員工在家辦公,社區物業在疫情防控中的任務就顯得尤其重要。
全國多地下發通知,要求各有關單位要在物業管理區域配合做好疫情上報、加強公共區域消殺、暫停各類集會活動、加強自我防護和加強宣傳等工作。為了實現更好的防疫效果,社區防控手段不斷最佳化升級,不少小區物業在防疫措施上不斷探索突破,引入數字化、科技化手段成為新的亮點。
科技助力疫情監控,打造智慧防護體系
據了解,針對目前嚴峻的疫情形勢,碧桂園服務全力開展疫情防治工作,運用智慧化管理系統,線上實時監控疫情管控工作。其一,每日更新防疫資料資料庫。建立起一套專案/單位/公司三級管控的疫情資料每日上報體系;在部分小區實現防疫智慧化。其二,自動監控社區防疫消毒資料。透過工單系統對各個小區進行每日消毒管控,可實現全國各小區防疫消毒的自動化監控管理;其三,鄂籍車輛追蹤管控。透過部分小區的智慧化裝置,對進入園區的鄂籍車輛及時統計並跟蹤管理,掌控疫情重要因素。其四,應用資訊化工單排程系統,後臺管理人員線上釋出防疫作業計劃,並下發工單進行排程,物管、保潔等一線人員根據工單指令執行工作安排。
隨著近年智慧社區的建設發展,科技手段在社區防疫中也發揮了顯著作用。在一些落地智慧化的碧桂園服務社區裡,藉助智慧安防監控雲平臺、智慧門崗系統、物業資訊化管理系統、業主APP等新應用,社區防疫的效率和成果顯著提升。
智慧監控雲平臺應用場景
例如遠端智慧巡檢,社區攝像頭每五分鐘進行自動“巡邏”,可第一時間發現人員聚集情況,監控室及時向社區值班物管傳送工單任務,勸散現場聚集人員; 業主出入社區門崗時,可採用人臉識別、手機開門等多種非接觸式智慧通行,避免交叉感染。
人臉識別進入小區
與此同時,社區物業在疫情防治期間,還充分保障居家業主的生活需求,免除業主後顧之憂。業主在社區APP線上下單買日用品,並通知專屬管家,即有物業人員提供送貨上門服務。業主足不出戶即可拿到商品。
無人機消毒、感應紫外線消毒燈,小區防疫新招頻出
為了提高效率、確保安全,湖南常德碧桂園物業跟屬地相關單位溝通,使用無人機對園區進行全方位消毒。1月31日下午15:00-17:00,兩臺無人機出動,攜帶84消毒液在苑區內飛行,展開消毒工作。立體式的消毒,消殺區域更加全面。這一舉措得到了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業主群內點贊紛紛。
傳統小區消毒工作都是透過物業人員人工消毒,噴灑耗費的人力、時間較多。而無人機消毒的特點是消毒覆蓋面更廣,實現空間立體式消殺,作業效率提升,還能節省人力物力,切實提高了特殊時期社區疫情防控水平。
無獨有偶,運用創新科技手段消毒的小區不止常德碧桂園。碧桂園服務團隊在廣東的長安信義怡翠豪園,創新性地在電梯裡面試安裝紫外線消毒燈。
據了解,該紫外線消毒燈設定有人體感應功能,當人進電梯的時候,紫外線消毒燈熄滅,不會照射到人體;當人離開的時候,紫外線消毒燈工作滅菌。業主李小姐對於物業在電梯內安裝紫外線消毒燈的做法點贊:“電梯空間狹窄,我們每天進進出出,難免觸碰,物業安裝了消毒燈,我們用得比較放心。”
物業服務人員在電梯安裝紫外線燈
根據國家衛健委辦公廳2月4日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可有效滅活病菌。碧桂園服務專案經理表示,一位在醫院上班的業主建議物業可在電梯內安裝紫外線燈,物業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安裝使用。這不僅是小區防疫的一次創新舉措,更是物業和業主高效聯動、共同抗疫的最佳詮釋。
全面升級疫情防控方案 令社區防疫更安全、高效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我們看到大資料、人工智慧、移動協同辦公等新技術,在抗擊疫情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接下來,碧桂園服務還將持續推進科技防疫措施,從資訊化疫情防控、測溫及消毒方案入手,形成一套更有針對性、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解決方案。資訊化管理系統將會根據疫情防控進行迭代升級,專闢防疫工作板塊,包括社區防疫資訊公示、防疫銷項工單、社區疫情資料上報功能;在人流量大的社區門崗,增設紅外熱成像測溫裝置,同時對多人進行紅外熱成像測溫,可使業主快速通行,儘量降低檢查的等待時間,避免擁堵造成人員聚集;在單元樓棟的走道、電梯內增設醫療級消毒機,保潔人員每天進行固定頻次的消毒工作,提高業主進出單元樓道的安全係數。
治療一線在醫院,防控一線在社區。在近年物業行業智慧化升級的浪潮之下,科技防疫或許是對物企智慧化建設成果的一次檢驗。一個優秀的小區物業,要善於採用現代科技手段,真正把防疫工作深入到每棟每戶每人,以智慧高效、有效地抗擊疫情,用科技為業主帶來更好、更安心的品質社區生活。
本文首發於《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