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holder
返回

新春走基層|“30歲”的老小區,今年春節有些不一樣

2022.02.04

“我看到小區裡每棟樓都掛了兩個燈籠,但我們31座只有一個,是不是被風吹走了呀?可不可以再補一個?”大年二十八那天,佛山市南海區桂一社區海棠村的租戶黃先生在微信上呼叫碧桂園服務海棠村物業管家馮玉新。一天後,31座的燈籠就被補齊了。

在海棠村,小區門頭處和步道長廊上都懸掛起紅燈籠、布置裝飾彩燈,在紅燈籠的映襯下,整個小區滿是春節的喜慶氛圍。

作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成的商品房小區,海棠村曾與其他老舊小區一樣,面臨著設施老、衛生差、居住環境不佳的問題。經過改造,如今的海棠村小區面貌煥然一新,也成功引入專業物業公司提供物管服務,壬寅年春節來臨,小區裡的年味變得更加濃郁。

揮春送福醞釀春節氣氛

早在半個多月前,海棠村就已經開始洋溢起春節的氣氛。

1月14日那天,海棠村裡架起桌椅,擺上筆墨紙硯,幾位書法老師坐鎮揮春。

“五路財神添富貴,四時福星保平安!”一位老先生揮毫潑墨,筆走龍蛇,一副春聯完成。

“有的老師寫的有勁,有筆鋒,有的老師寫得很飄逸。”有人連連稱讚道。而當天現場書寫的春聯與福字,全都作為新春禮物,贈送給了社區的居民們。

貼春聯是春節的標志性習俗。這場活動也是桂一社區“喜迎新春”系列活動的開篇,由桂一社區與碧桂園服務聯合開展,除了“濃情筆墨送祝福 喜迎新春送春聯”外,還有“垃圾分類我先行”“新年新氣象-青少年回話活動”等多個不同主題。

隨著春節越來越近,小區大門口掛起紅紅的大燈籠,布置上年花年橘,每棟樓下及苑區樹木上掛上了紅紅火火的燈籠串,春節的喜慶氛圍在小區裡不斷醞釀著。

春節前夕,家住71座603的獨居老人平姨,迎來了上門慰問的志願者,他們拿著精心製作的絲網花和剛炸好的油角送給老人。

“花好靚噢,還帶了油角過來,多謝你們關心啊!”平姨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感覺老人經常自己在家還是感到比較孤獨,希望可以多給老人家一點關懷。”志願者小陳高興地說。

在海棠村,碧桂園服務還專門組織物業管家上門給各家業主送上了新春禮包。“我們儘量選擇業主在家的時候將禮包送到,想著讓業主們提前感受紅色的年味。”物業管家何夢菲說。

老舊小區煥發新生

“喜迎新春”的系列活動,讓海棠村鄰里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社區的年節氛圍也愈發濃厚。但在幾年前,海棠村裡卻是另一番光景。

作為佛山南海區桂一社區內面積最大的生活小區,海棠村小區共有73棟樓,超過1100戶居民,樓棟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商品房為主。

經歷三十多年的變遷,海棠村變成了人們口中的“老舊小區”——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再加上專業物管企業長期缺位,因此社區治理壓力巨大。儘管過去幾年春節期間社區也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但居住環境不佳,總是影響著居民們的過年心情。

海棠村的舊時模樣

“我在這裡住了十幾年了,過去這個小區能在視窗看到老鼠從水管爬上來,比貓還大,雜物房也住的全都是人。”回憶起以前的生活,一位海棠村的街坊不斷感慨著。

2021年3月,《佛山市南海區“十四五”期間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方案》出臺,海棠村小區被選為試點,率先開展改造。

經過整體修葺,小區面貌煥然一新,道路變得整齊,有了統一規劃的停車位,還增添了不少遊樂設施。

“硬體”到位了,“軟體”如何達標也得跟上。“雖然改造後規劃了停車位,但仍缺乏維護能力。”桂一社區黨委書記黎少梅介紹,小區地理位置便利,如果車位不妥善管理,會出現外來車輛隨意停放,住戶的車沒地方停的現象,長此以往,改造好的社區仍會變“亂”。

為了讓社區改造成果保持住,桂一社區決定為海棠村邀請專業物業公司進駐。經過一系列考察調研、征求意見、業主投票,最終選定了碧桂園服務。

“物業來了,髒亂差的日子就到頭咯!”今年元旦,碧桂園服務正式進駐,住在海棠村的居民江健清感到很高興,他對物管服務提出了殷切的期盼,他希望海棠村在高效、專業的現代化物業服務企業管理下,居住環境能夠更加改善。

向著“住有宜居”邁進

“因為之前一年小區都在持續改造,所以我們進駐後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把小區內舊改產生的大量裝修垃圾進行了整體清除,讓大家有一個乾淨的居住環境。”碧桂園服務海棠村小區經理郭春梅說。

目前小區改造還在持續進行,物業也對相關區域和樓道進行了管控和封閉,保障安全。

考慮到老小區居民的生活水平,進駐後的前三個月,碧桂園服務不收取物業費,讓業主免費體驗物管服務。日後的停車費、公共社區活動經營收益,碧桂園服務也會拿出30%的費用,補充為海棠村小區的專項維修資金,並建立專項賬戶定期公開公共收益,社區、居民共同監管。

一進駐就要喜迎春節,整個一月份,物管人員一直保持著快節奏和高效率。春節前,物業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一次小區大掃除,物業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樓棟長及居民志願者一齊上陣,清洗主幹道堆積泥土、路面油汙和死角積泥。

在日常清潔中,保潔部主管楊用明與清潔工們共同維護著海棠村垃圾分類點的整潔,定時清運、擦拭欄杆、清掃街道,小區的乾淨整潔是他們勤奮努力的成果。

保安隊隊長賴超與同伴們定期巡邏著海棠村的每一個角落,春節期間海棠村祥和安寧,良好的治安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海棠村的每個樓棟,都有專屬的物業管家提供服務,譚筠霖便是其中之一。每天和業主保持互動,辦理門禁卡、車輛通行證,解決鄰里糾紛、居住環境問題,她忙得不亦樂乎。

“小譚您好!我們這棟樓不知道是不是有住戶搞衛生,樓道里流了很多汙水,通知清潔阿姨沖洗一下吧!”住在48座的業主林女士用微信給譚筠霖留了言,她馬上通知了清潔部,沒多久樓道汙水便清理完畢。

社區舊改讓海棠村的面貌煥然一新,物業的進駐讓這裡為廣大老舊小區探索出一套由“政府管”到“社會管”的新管理模式。三十多歲的海棠村正在重現“青春模樣”,從“住有所居”向著“住有宜居”邁進。

“我們希望以‘服務成就美好生活’的初心,用有溫度的物業服務,給海棠村打造暖心舒適的社區生活。”郭春梅說。

【記者】葛政涵

【通訊員】陳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