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樣板】廣東首個“EPCO”老舊社區專案開工,碧家創新長效機制
◆ ◆ ◆ ◆
7月25日上午,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北部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EPCO(設計-施工-運營服務一體化)專案開工儀式在大良街道政通大院小區隆重舉行。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楊清淦 、節能處處長楊宇,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曾陽春、科長袁海鵬,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黃志捷、佛山市順德區住房城鄉建設和水利局局長黎景帶、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李健榮等領導;碧桂園集團廣東騰越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小軍、碧桂園服務CMO兼城市服務集團總裁汪英武、騰越執行總經理鄧培初 、騰越江中公司總經理王軍武、廣東博意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楚姍、碧城城市服務集團副總裁劉勇、廣東順建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歐陽尚賢等嘉賓、居民代表出席了本次儀式。

開工儀式上,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梁泳斌與中標聯合體企業廣東騰越建築、廣東順建規劃設計研究院以及碧桂園服務的企業代表簽訂了專案合同,標志著廣東省首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EPC+O專案正式在佛山落地。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楊清淦◇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楊清淦代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佛山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經驗探索取的成果表示熱烈祝賀。
佛山市作為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連續兩年改造實際開工小區、戶數及面積在全省排名第一,從工作機制的建立健全到引入社會資本,推動運營商牽頭按照國標開展老舊小區“三線”(弱電)整治,探索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模式推進改造,佛山市一直都走在省的前列,為全省提供可借鑑可複製的經驗和模式,他表示,將繼續大力支援佛山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動惠民生、擴內需,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希望各方精誠合作、同心協力,多措並舉打造老舊小區改造示範專案,透過“EPC+O”建設運營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新模式,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實現老舊小區改造的一舉多贏。

◇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曾陽春◇
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曾陽春表示,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進一步增強居民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佛山自2019年以來全面開展“宜居佛山 共同締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相繼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舉措,將其作為“保障民生需求、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舉措。其連續三年列入佛山市十大民生實事,也是佛山市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2022年,佛山計劃改造191個老舊小區,改造戶數約4.2萬戶。

◇順德區大良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李健榮◇
2022年,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北部片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專案被列入住建部 “我為群眾辦實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聯絡點,順德區大良街道緊盯城市管理領域短板弱項,先行先試探索“共同締造”長效治理機制,按照“黨建引領、政策扶持、市場運作、全鏈貫通”的工作思路,引入碧桂園服務及EPCO總承包模式,以“黨建+平臺運營”紅色智慧運營模式,引領老舊小區積極探索創新模式,助推老舊小區治理提檔升級。

本專案包含792棟,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區、新桂、新松、金榜和文秀五個社區的38個小區,涉及居民5211戶,總投資1.146億元,專案建設內容包括:建築外立面改造、房屋改造工程、安裝工程、配套小區道路工程、燃氣工程、景觀綠化工程、智慧化改造以及“1+5+X”鄰里中心建設等。
旨在解決老舊小區內基礎設施陳舊、功能配套不完善、私搭亂建問題突出、各類線路混亂、照明、綠化、停車等問題。同時要求引入專業化物業運營服務,實現片區化管理,建立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打造智慧社區新標杆。

◇碧桂園服務CMO兼城市服務集團總裁汪英武◇
簽約儀式開始,碧桂園服務首席市場官兼城市服務集團總裁汪英武發表致辭,他表示此次簽約合作,公司以黨建引領為主線,以服務群眾、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行碧桂園服務的“四紅六策”體系,實現以“本地居民服務本社區、以區養區”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創新城市治理新模式,打通聯絡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力爭將本改造工程建設成精品工程、模範工程,並致力成為老舊社區長效治理的樣板專案。

country garden services

點選閱讀原文
成為城市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