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李長江
1992年,理想照耀現實,無論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對於中國經濟,對於中國房地產,對於中國企業家,都是一個龍門陡開、充滿希望的創造創業年份。
30年篳路藍縷櫛風沐雨,中國房改、人民安居以及房地產市場主體的企業——成就一堆堆,往事一幕幕,燃燈者一個個。
這一年,中國房地產報應運誕生,30年來看盡中國人居、中國城市噴薄而出的向上力量和繁榮昌盛,看見中國房地產企業和行業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的奮鬥成就,我們一路同行鮮活報道行業的光榮與夢想,我們一路同行走入脫貧攻堅、抗擊疫情和鄉村振興的現場,看見企業向善而生公益至上的行動與擔當。
站在未來,中國房地產報推出《向未來·再出發——人居改變中國30年大歷史》大型新聞主題報道,全面深刻地記錄和復活中國人居事業30年行進這段光榮與夢想的特大歷史,重新思考,匯聚智慧,相信未來,再次出發。
電話那頭,李長江說:無論是行業還是企業,面臨不確定性及其帶來風險的時候,我一直堅持一點——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李長江是一名地產行業的老兵,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桂園服務”,06098.HK)執行董事、總裁。他心係行業,在聽完“二十大”報告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判斷:單一地以商品房為主體的供給模式改變了,會動員社會各個方面的資源實現人民住有所居的租購併舉保障體系,接下來的房地產市場,國家將出臺一系列與租購對應的從金融到建、管、運營、服務、稅收等一系列的新政策,房地產模式及內容會出現較大的改變。
從一個懵懂的職場新人,成長為一個帶領20萬員工,服務8000個專案的職場老兵,李長江從來不敢懈怠。在碧桂園服務做了11年總裁,他始終相信老祖宗的話“皇天不負有心人”,只要用心、勤奮,結果就不會太差。
“知道自己要做的事多了,既要做好基礎服務,善待業主,也要經營好公司,善待員工。”過去五年,李長江覺得最大的改變是對這個行業的認知。公司上市後李長江感覺肩上的責任和壓力更多了。“知道我不是為某一個人而工作了,是為眾多人在工作。這個位置不好坐,很有挑戰性,也很幸福。”
對於自己所在企業,李長江希望未來5年公司依然處在第一方陣,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行業裡邊依然處在第一方陣“領頭羊”的位置。
對於國家,李長江有一顆赤子之心:“未來5年,希望我們國家經濟繼續保持高速有質量的增長,希望國家在科技領域能夠有突破性進展,不受西方國家的制約,我們的喉嚨不讓別人掐住,希望國家和平。”
━━━━
李長江1989年7月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大學畢業頭兩年,李長江和很多人一樣,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之後,李長江選擇離開四川,帶著一股衝勁“闖”深圳。
“到深圳後發現到處轟轟烈烈,大家都懷有一腔熱血。無論是青年人還是中年人,甚至是年齡大一點的叔叔阿姨都在想自己要做什麼。”李長江被改革開放前沿的氛圍所吸引,初來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但我知道在大潮中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總比養尊處優要好得多。”
1992年對於李長江來說,意義重大。不光實現了從內陸往沿海的跨越,也從安逸的生活走向了競爭之路。頭一次接觸到股票,看到漂亮的房子,身邊還有一群興奮的年輕人。
“那會兒應該說是理想種子的萌芽階段。”李長江放棄安逸生活,開始去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向。“知道要去努力,才可能實現理想抱負。”
讓李長江記憶深刻的是,剛畢業的時候在外貿單位,本科生的工資48.5元。因為有在校時學生會主席的經歷,單位選了他當團支書,享受科級待遇,轉正後工資才拿到64元。當時的工資比很多工人的收入高得多。
李長江調侃當年沒有“月光族”一說,自己其實是“半月光”,意思是半個月就把工資花完了。單位裡的老師看不過,讓他每個月主動給10塊錢幫忙存起來。“現在看我們的這些應屆大學生,待遇方面過去是無法比擬的。”
對於居住的記憶就更深刻了,那會大家都沒有房子,作為單位第一個大學生,按現在的說法,李長江住的是單位分的“單身公寓”,也沒有現在的物業服務。“沒有花園,沒有配套,什麼都沒有,它就是一個冷冰冰的建築,可以用‘水泥墩子’來形容。”
相比過去,李長江認為現在的年輕人要幸福多了,自己也是工作了20多年才開始有了房子。“2009年才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第一套住起來很舒服的小區房子。”
李長江的妻子在他後來在當上總裁後才告訴他,當年就覺得他一定會是一個有出息的男人。李長江很好奇如何得出這個結論。妻子說判斷的依據是他早期當經理的時候,科技還沒有這麼發達,深更半夜就要去查崗,多的時候一個晚上要起來兩次查崗,晚上是斷斷續續地睡覺。
“對,正是因為這種認真,我覺得你未來會有出息。”這是妻子當年給李長江的回應。
上世紀90年代初,“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句口號在深圳喊響。李長江在追尋理想的路上,就是用這種實幹精神,不停滯、不猶疑,才慢慢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
曾經懵懂的職場少年已經長大,恍然間還是曾經的模樣。
“這30年來,我最認可自己的一點是從來沒有因年齡的增加而放棄學習,沒有因年齡的增加,讓自己思路思維落後。”李長江說,自己在行業裡發揮了一個職業經理人該有的作用。
努力付出,光陰不負。從一名專案經理成長為一名總裁,由服務100多個專案到現在帶領20萬員工服務8000個專案。勤奮務實的李長江經歷了職場蛻變式的成長,也收穫了屬於自己的職場成就。
碧桂園服務創立於1992年,李長江任碧桂園服務總裁11年,公司發展從小到大,李長江是一個參與者、決策者,還成功實現了與資本市場的對接。
2018年6月19日,碧桂園服務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掛牌上市。
“我經歷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當我站在香港聯交所去敲鐘的時候,發現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李長江感覺到身上沉甸甸的責任,也感受到了身為職業經理人的幸福時刻。“我想著怎麼把這種壓力變成動力,變成更多為我的客戶、我的業主、我的投資者去創造價值,這個時候感覺很美好。”
職業經理人如何證明自己,從而贏得下屬的追隨、企業的認可和行業的承認,公司業績是必考題。
8月24日,碧桂園服務2022年中期業績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實現營業收入200.6億元,同比增長73.5%。毛利率從2021年同期約38.6億元增至約53.9億元,增幅約39.6%。
在行業普遍覺得困難的時候這個成績來之不易,碧桂園服務的這個成績超過了不少地產公司。李長江說這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不可否認,這也和公司整體戰略決策相關。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對於碧桂園服務整體增收至關重要。
“我們的城市服務今年上半年的收入都達到幾十個億了。”李長江認為,資本對於公司發展帶來了很多正向的作用。不光全社會知名度的提升,還吸引了眾多跨行業的優秀人才。也有利於公司的市場拓展、科技創新等方面,真正地讓公司做強做大。
━━━━
年少時,人都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但凡有點不如意,往往容易抱怨。而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則是:心態越來越好。
在今年的中期業績會上,李長江坦言:超預期的新冠疫情多點暴發、國際環境更為嚴峻、地產行業低迷等多方面影響,物業行業也不例外,過去容易做的現在變得困難了。
“無論是行業或是企業,在面臨不確定性,同時帶來風險的時候,我一直堅持一點: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李長江用自己的經驗給行業打氣,給員工安心。
對於物業服務行業,李長江認為要始終將服務和客戶、業主放在首位。這一點要堅定不移,始終不變。其次,按行業本身應做事情的初心,努力去做好,形成一個良性回圈。
“我們把服務做好了,業主是非常樂意繳納管理費的,小區安全有保障,業主的問題我們積極幫忙去解決,養老服務把一老一小的服務做好,我們就會把經營做好。把經營做好,就是履行我們行業和一個企業的職責,就是在為國家分憂,就是在為戰勝疫情做貢獻。”
具體到每一個人,李長江建議企業的每一個員工,不要去想多了:“現在經濟不太好,請珍惜你現在的崗位,把你崗位的工作做到最好,讓你真正在崗位上體現出價值,其他事情不是你該擔心的,擔心也沒有用。”
地產行業是曾經的“高薪行業”,當活下來成為企業的一道坎時,透過“裁員降薪”來降本增效成為一些企業的常規做法。
“我們的經營非常正常,團隊也非常穩定。我們沒有想過去裁員、降職降薪等方法,我們壓根就沒有想過。”李長江說,公司不但沒有這樣做,還在今年招收了超過1000名應屆大學生、研究生進入公司。“我們不要去想到更多的風險,就想我們應該做什麼,做好了一切的風險都不是風險,恰恰有可能成為機遇,我是發自內心這樣想的。”
李長江有自己的管理哲學。他認為一個企業掌舵者的個人魅力更多體現在:堅持企業戰略方向不動搖,堅持企業文化發展不動搖,堅持公正公平對待每一位員工不動搖,堅持善待員工不動搖。“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只要是認真的,都可以形成企業掌舵者的個人魅力。”
“在我的‘90後’的團隊管理層中,他們不是隻有一個當上公司的總經理,而是若干個公司的總經理。”李長江願意給年輕人試錯的機會。”他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錯誤的河流,吃了一次虧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最後帶來的影響是他這一生可能都不會再犯了,公司最終是受益者。”
團隊裡每一次來了新生,李長江都會親自座談。“每一次都跟他們一起吃飯,一起交流,並且是一個下午,無論是線上還是面對面,在這一塊上我和管理層做得還比較好。話又說回來,重用他在這個重要的崗位,如果真的發現還不適應,調整下來繼續學習符合條件了再上。”
誰的青春不是這樣過來的?李長江反問,他喜歡用同理心來看團隊的年輕人。他也發現,年輕人一樣能承擔管理壓力、經營壓力,而且成長很快。
未來5年,李長江對碧桂園服務的期待是市場規模繼續擴大,比如在管面積能達到30億平方米。“希望公司無論在資本市場還是行業都處在第一方陣領頭羊的位置。”
珍惜工作崗位,把事做到最好
中國房地產報:1992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程序的歷史大年,房地產也是從這一年後走上發展繁榮之路。在您的人生時間軌跡裡,1992年有著怎樣的意義?
李長江:1992年對我意義重大,那會兒應該說是理想種子的萌芽階段。
當時剛大學畢業兩年,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直到鄧小平南方談話後,發現可以離開四川,到南方闖一闖。正是帶著這種衝勁到了南方,發現到處都是轟轟烈烈的,大家都有一腔熱血,無論是青年人還是中年人,甚至是年齡大一點的叔叔阿姨都在想自己要做什麼。
這一年我實現了從內陸往沿海的跨越,也從安逸的生活走向了競爭發展。知道要去努力,才可能實現理想抱負。
中國房地產報:對於這30年大歷史,您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李長江:這30年變化明顯,我覺得國家的變化是最根本的,國家強盛了,年輕人的眼界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跟過去比有很大的提升。
第一個感受是現在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人居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包括我們說的物業管理,有物業服務的小區和沒有的差別明顯。
第二是待遇變化。記得我剛本科畢業工資是48.5元,轉正以後是56元左右。現在看我們的應屆生,無論是本科還是碩士或者更高學位的孩子們,待遇方面是過去無法比擬的。
第三,每個單位提供的工作平臺過去沒法比,年輕人在公司和單位所受到的重用程度過去也沒法比。
我個人這30年來,物質生活得到極大的滿足,社會榮譽也給了我很多。我從一個被關心照顧的兒子變成了父親,可以照顧下一代,還能夠對上輩表達孝心。這是一種幸福的變化。
李長江:我是1989年畢業,工作了二十幾年,到2009年才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第一套住起來很舒服的小區房子。現在年輕人哪裡需要20年對不對?
李長江:談不上偉大,我覺得在這個行業裡還是起到了一個職業經理人該有的一些作用。30年來,自己從一個專案經理變成了一個總裁,由服務100多個專案到現在帶領20萬員工服務8000個專案,同時碧桂園服務由小到大自己是一個參與者、決策者,也實現了跟資本市場的對接,對外做成了最大規模的物業公司。當然,這些都不是我個人的成就,這是我和我的團隊,我的老闆一起去共同努力實現的。
李長江:這30年來,我最認可自己的點是沒有因年齡的增加而放棄學習,沒有因年齡的增加而思維落後。我把每個人看作自己的老師,從他們身上吸取“能量”。我保持了一顆年輕的心態,還有一顆不滿足現狀,要跟大家一起去不斷改進、力爭創新的心。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職業經理人,在這個崗位上我覺得無愧於自己的努力,無愧於這麼多人對自己的信任。
中國房地產報:如何讓自己保持這種學習的狀態?對年輕人有什麼建議?
李長江:我覺得在我們人生中,每一個崗位上都要追求完美。我們要做到完美是很不容易的,要追求完美就要有榮辱之心,要做到跟自己的崗位相匹配,融入中心。
比如我在碧桂園服務任總裁,任何人提到我的服務不好,或者我的員工對公司有很多的意見,我覺得這是我的責任,我應該想辦法去解決,可能自己的知識面能力面對複雜的東西還存在不足,那就要去學習。
我既參加了清華大學MBA的學習,也在中歐國際商學院全球CEO班學習。每次聽教授講一些東西的時候,我覺得他的知識總是新的,每一次跟他們交流,總感覺到自己真的是一個還沒有畢業的學生。正是因為要追求崗位的匹配,我知道更多人希望得到領導的認可,希望得到一個同事的認可,你的方法可能不是簡簡單單地去做,而要如何講效率,結果更好。大家不僅僅是課堂上和書本上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同高手一起交流學習,每天給自己做覆盤總結,固化為自己的知識。
中國房地產報:你經歷最美好的事情和最遺憾的事是什麼?
李長江:我覺得由過去的傳統思維向服務思維,向現在的數字化思維,以及過去的平臺思維、電商思維的這一些成功的轉變,這是我覺得很很美好的事情。
從我個人生活來講的話,也是很幸福的時刻,不光自己長大了,還兒女雙全,有一對非常帥的雙胞胎兒子。
工作上經歷的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站在香港聯交所敲鐘的時候,發現既是壓力,同時也是最幸福的時候,把壓力變成動力,變成更多為我的客戶、我的業主、我的投資者去創造價值,這個時候也是美好的。
恕我直言,在我人生中我覺得還沒有什麼太遺憾的事情。有一點,我是一個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不服輸的人,因此在時間上在精力上就會很投入,沒有白天晚上也就沒有周六周日甚至假期,所以陪老婆陪家人的時間會少一些。但恰恰又是我認為的遺憾成了我老婆、我兒女心中的美好,在他們看起來我又是一個好的榜樣。他們把這個作為案例去激勵自己和鼓勵下一代。
李長江:說實話,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疫情什麼時候結束,疫情對生活的影響確實比較大,無論對我們國家的影響,還是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我真的希望疫情儘快結束,然後我們國家的經濟又恢復到過去蓬勃的發展狀態,我們的GDP的增長迅速回歸到8~10個點的狀態,希望我們每一個人的出行都不受限制,希望我的業主、我的客戶都能恢復到2019年以前的那一種拼事業、拼服務、抓管理的那種狀態,這是我現在最關心的事情。
中國房地產報:當前行業、企業面臨不確定性和種種的風險,對它們您有什麼高見?
李長江:無論是行業或是企業,在當前面臨的不確定性,帶來風險的時候,我一直堅持一點: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
我們要始終將服務和我們的客戶、我的業主放在首位,這一點要堅定不移,要始終不變。第二,行業要堅持按黨和政府,以及我們這個行業本身應該做的事情的初心,要努力去做好。這是一個良性回圈。
如果對行業和企業的每一個員工,我想說,不要去想多了。現在經濟不太好,請珍惜你現在的崗位,把你崗位的工作做到最好,讓你真正在崗位上體現出價值,其他事情不是你該擔心的,擔心也沒有用。
中國房地產報:您覺得下一個階段經濟發展與過去30年相比,會呈現哪些新特征?基於此,經營企業要注意什麼?
李長江:過去30年我們把強調效率放在首位,強調高速發展。下一個時期,企業要講究有質量的高速發展,要去滿足居住在我們社區業主的高品質生活。
作為物業行業,碧桂園服務又是頭部企業,我和我的團隊、管理層,都會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進行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比如我們投入相當大,正在全力以赴做服務機器人。首先做的輕度機器人,以及我們正在推進的數字化建設,包括我們在做社區養老,這些都緊跟“十四五”國家和政府的要求步伐在走。
中國房地產報:您認為這些年資本市場對公司的發展有哪些促進作用,公司的成功又給資本市場帶來哪些啓示?
李長江:從2014年內地第一家物業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成功實現了跟資本的對接起,毫無疑問,我們要充分地去肯定資本對這個行業和公司發展所帶來的正向作用。
其次,資本的介入讓物業行業有了眾多的跨行業優秀人才,進入各自不同的物業企業。第三,資本會改變我們經營的模式、福利模式。公司有錢了,還有利於提升小區服務的品質,讓業主切實感受到公司上市以後帶來的社區變化。
當然,也有利於公司市場拓展,擴大規模。也有利於我們去做技術的創新。
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我們才真正地讓公司做強做大,也有了現在你們看到的業態。
作為一個上市物企的CEO,我能感受到這些變化,可能有人會說資本不就是要獨立,這本來就是它的屬性是沒有錯的,但是隻要我們堅持自己的方向,有好的服務,持久好的服務,就可以同時為股東為投資者帶來好的收益,這並不矛盾。
中國房地產報:您認為掌舵者的個人魅力在企業發展中有什麼作用?
李長江:我覺得一個企業掌舵者的個人魅力更多體現在:堅持企業的戰略方向不動搖,堅持企業文化發展不動搖,堅持公正公平對待每一位員工不動搖,堅持善待員工不動搖,那就有可以形成企業掌舵者的個人魅力。這一切只要發自內心地認真做起來,都可以形成個人魅力。這樣一個負責人或者說一把手帶來的影響是持續的,帶來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形成讓團隊信任管理層,信任決策者。
中國房地產報:每一代會有每一代的價值觀,現在公司的管理者裡是否有“90後”,當這些人以及“00後”進入之後,公司的管理風格是否要進行調整?
李長江:在我所知道的企業裡邊,碧桂園服務在重用年輕人方面,毫無疑問是位於前列的,在公司“00後、90後”獨當一面的,不是有沒有的問題啊,是人數眾多的問題。
在我的“90後”團隊管理層中,他們有並且不只是一個公司的總經理,是若干個公司的總經理。我講的公司可能是我收併購的股權公司,公司委派他去,代表我去行使管理的這種責任和權利。
對於年輕人,我們願意給他們試錯的機會。他吃了一次虧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最後帶來的影響,他這一生可能都不會再犯了,公司最終是受益者。再一個就是與“90後、00後”的年輕人相比,他們思想更獨立,自我意識更強烈,他們更希望在一個團隊,在一個集體裡邊受到更公平的對待,他們更希望受到尊重。
所以包括我本人,每一次新生來我都要座談,跟他們一起吃飯,一起交流,並且是一個下午,無論是線上還是面對面,我和管理層覺得在這一塊上我們做得還比較好。這樣我們就可以成功實現人才不斷檔,人才梯隊的建設就會更完善。
中國房地產報:您心目中希望碧桂園服務成為哪樣的企業,比如偉大公司?
李長江:我來碧桂園服務做總裁 11年了,看過了各種風雲變化,見過了各種風景。在我心裡邊的碧桂園服務,就是這樣一個公司:受到社會的尊重,受到客戶業主的認可,受到員工的認同,也就是有我們的社會價值,政府認可我們,業主的滿意度高,員工的收入高,這是一個可以創造人生奇蹟的公司,我希望這個公司又能受到行業的認同。
李長江:我一直堅持“用心勤奮,結果就不會太差”,這我是發自內心的認識,進入職場以來一直這樣,我相信皇天不負有心人。
中國房地產報:過去5年,你覺得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李長江:過去5年最大的改變是對這個行業的認知,過去5年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多了,你既要做好基礎服務,善待我的業主,也要做好公司經營好公司,善待員工。上市以後也知道要對投資者要對股東強調回報,因此必須讓碧桂園服務這艘大船、這艘火車在正確的航道軌道上快速奔跑,不能偏離航向,你會感覺到肩上的責任和壓力更大了。這就是我過去這5年來最大的改變。我知道不是為某一個人而工作了,是為眾多的人在工作,這個位置不好坐,壓力大。這個位置有挑戰性但也很幸福。
李長江:未來5年,碧桂園服務的市場規模比現在要高得多,比如在管面積能不能達到30億平方米。未來5年我們依然是在第一方陣,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行業裡邊依然處在第一方陣領頭羊位置。未來5年,我希望公司經營發展、人才團隊、社會口碑都繼續保持向上增長的態勢。
我個人未來5年希望有一個好的心情,要去為企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國房地產報:未來5年您對國家有什麼想說的,或者是說我們對國家有什麼樣的期待?
李長江:未來5年,我希望國家的經濟繼續保持高速有質量的增長,在科技領域能夠有突破性的進展,不受到西方國家的制約,我們的喉嚨不被別人掐住。我希望大家的生活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希望我們的國家是和平的。
責任編輯:何可信 劉亞
審讀:戴士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