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其中樂在其中,紅心碧海志願服務隊成社區養老典範


退休聲樂老師孫海珍,喜愛唱歌跳舞,從兩三個人閒暇的廣場舞小隊,一步一步組建起包括管樂隊、女聲隊、紅歌隊等十多支隊伍在內的社區藝術團。藝術團成員多達兩百多人,不但成為順德小有名氣的老年團體,還受邀參加了不少媒體演出。
隨著藝術團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順德碧桂園服務的專案經理找到孫海珍,希望跟她一起組建以居民為核心的“紅心碧海志願服務先鋒隊”。孫海珍順理成章成為順德碧桂園社區裡的紅心碧海志願服務先鋒隊總隊長,在短短的幾個月裡,這個團隊成長為擁有78名志願者,下轄6個分隊的志願者組織。而他們服務社區、回饋社區、奉獻社區的故事,也成為社區裡的一段段佳話。
2022年,碧桂園服務為推動黨建與物業服務的深度融合,創新性地推出了紅色物業服務品牌“紅心碧海”。今年6月,順德碧桂園物業黨支部組織社區業主黨員與熱心群眾一起組建了紅心碧海業主志願服務先鋒隊。為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文化養老,努力實現老年居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碧桂園服務紅心碧海的這支志願服務隊將社區養老護老做成了一番充滿愛與溫馨的事業……
01
誰說老年人就不能有“花樣生活”
桑榆雖晚
但年輕的心從未改變
怡然課堂 李影
“怎麼感覺你比上班還忙呢!”每次看到李影為了怡然課堂忙得飛起,家裡人就總是這樣打趣她。
隨著志願服務隊的壯大,老年人的文化拓展需求被激活了。“生活安逸了,但精神生活也是我們老年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了更好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李影擔任起了怡然課堂隊長,聚焦長者文化需求提供針對性服務,每周開設不同技能和興趣課程幫助長者豐富精神生活。
從無到有,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備課、申請場地,月初時做計劃,月結時做總結。一條條一件件,李影感覺自己又找回了當年在單位裡的澎湃鬥志與幹勁。
在李影組織的怡然課堂裡,老年人們和志趣相投的夥伴們一起學習唱歌跳舞,以及腰鼓、二胡、京劇等民俗藝術,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擁有了“花樣生活”。怡然課堂還緊跟時代發展,努力滿足老年人提升生活品質的需求,專門開設了智慧手機教學、心理課程與傳達學習等“時髦”課程,使得老人在獲得日常生活便利的同時,也能體驗時下的新潮事物。
“我幾乎每天都要轉四趟公交車,花兩個多小時趕過來,就是為了參加小區的活動”,68歲的黃阿姨即便搬到了廣州南沙,也依然時常回來參加活動,她表示這裡使她收穫了充實且快樂的晚年生活。

藝術團義演
02
醫德為玉,醫術為金
點滴大愛匯聚淙流
護衛桑榆晚霞
愛心便民小分隊 許麗娜
“有一次我去探望一位心臟不適的獨居老人,他竟拿出一整袋吃完的救心丹,真的讓我後怕不已!”這一次的遭遇,讓許麗娜這位退休醫院院長,再次喚起了醫者仁心。
回來後,許麗娜將這一情況反饋給了物業與紅心碧海志願服務先鋒隊,引起了大家的重視。不久後,一支愛心便民小分隊成立了,許麗娜成為了這支小分隊的副隊長,憑藉她的專業醫術,呵護著社區內身患疾病的長者老人。
上門檢查、了解病史、制定一套符合他們身體情況的健康管理方案;建立健康檔案,吸納社區熱心專業人士,組建醫療隊伍,在許麗娜的努力下,紅心碧海志願服務先鋒隊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慢性病防治系統,切實讓社區長者得到專業的慢性病防治幫扶。

從醫多年的許麗娜(右一)在幫老人看病義診
03
哪怕觀眾只有一個人
我們的舞臺都不會謝幕
陪伴是我們永恆的旋律
一人一舞臺 麥子
78歲的餘大姐,丈夫已中風多年,兩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並不容易。丈夫常年無法動彈,而餘大姐已年近耄耋,還要一個人忙前忙後,巨大的生活和心理壓力,讓她總是愁眉不展。
知曉這個情況後,負責愛心分隊的麥子,會同其他分隊,定期組織探訪,關懷了解餘大姐的家庭情況。麥子說:“社區這個大家庭不能缺少任何一個人。”考慮到餘大姐家的特殊情況,麥子還專為二人組織了“一人一舞臺”節目,將演出直接搬到了他們的家中,讓久未出門的兩人又展露出難得的笑容。
“我沒有想到,物業、社區和街坊們一直沒有忘記我們!”一次慰問演出後,78歲的餘大姐緊握著麥子的手,充滿感激地說道。
一顆種子萌發,一片森林已然不遠。從餘大姐的事例中,麥子和她的愛心分隊意識到社區中還有很多因故居家無法經常外出的老人和他們的家人需要關照。由此,麥子開始將“一人一舞臺”的形式慢慢覆蓋到整個社區,表演形式也根據老人們的喜好進行調整,增加了更多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戲曲、評書、懷舊歌曲等節目。社區內很多有文藝特長的居民,也紛紛主動報名加入,愛心小分隊也不斷發展壯大。至今,麥子和她的愛心分隊透過“一人一舞臺”形式,已經累積為居家長者演出百餘場,活躍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為這些老人和他們的家人送去了春風化雨般的溫暖。

麥子姐(左一)探訪長者
04
一輛電車一包工具
有他在
這裡永遠是最安全的港灣
安全排查小分隊 齊俊華
“齊師傅好!”“齊爺爺好!”“齊叔好!”,只要一進社區,每個看見齊俊華的人不管多忙,都會主動和他打個招呼。
“這裡每一戶,誰家線路老化、誰家管道堵塞,只要一個電話,我隨叫隨到。”作為一名有著數十年經驗的家電維修工,60多歲的齊俊華主動承擔起了安全排查小分隊的職責,一輛電車、一個工具包、一份多年磨練出的安檢排查洞察力,讓社區居民一看到他便有了滿滿的安全感與信任感。
“齊師傅活做得漂亮,更難能可貴的是,忙活半天,他總是隻收一個材料費,遇到有一定困難的老人,有時乾脆自掏腰包。給社區服務的十幾年裡,他都不知道搭進去多少自己的體己錢。” 齊俊華的無私付出,換來了社區老老少少發自心底的尊敬。
“我在咱們社區住了20年,對這裡的感情特別深,為社區居民服務,就是為自己的家人付出。對於我來說,安檢工作不單是一份付出,也代表了我的一份心意,我希望能將自己的一份力量貢獻給社區的所有人!”當問起齊俊華為什麼加入紅心碧海志願者先鋒隊時,他留下了這樣一段質樸卻飽含深情的話。

齊叔(中間)維修家電
05
養老護老初心貫穿始終
社區志願服務一直在路上
紅心碧海志願者先鋒隊總隊長 孫海珍
怡然課堂服務隊、愛幼課堂服務隊、愛心便民服務隊、文化宣傳服務隊、疫情防控服務隊、愛心探訪服務隊共同組成了紅心碧海志願者先鋒隊,在黨建引領下,先鋒隊積極探索“志願服務+社區養老”模式,也在不斷壯大、成長。
如今,先鋒隊每個月都會組織活動向社區的居民提供義診、義剪、日常傢俱維修等貼心服務。對社區內的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紅心碧海志願服務先鋒隊還會定期提供上門慰藉、關懷服務,並透過宣傳愛老敬老模範等形式,帶動更多的人一同關愛老年人群體,切切實實將愛老護老的服務宗旨落實到每一處細節。
總隊長孫海珍說:“我們志願者都是抱著一顆業主幫助業主的初心,很多熱心業主也都希望能有一個為民服務的平臺。現在物業把平臺建起來了,我們也能夠在退休後發揮餘熱,以‘少老’服務‘老老’,利用專長帶領一幫退休業主幫助其他業主,大家都感到很充實,也很有成就感。”

退休老師孫海珍(左二)參與社區防疫
最近,碧桂園服務“紅心碧海——順德碧桂園志願服務計劃”成功入選了2022年“益苗計劃”——廣東志願服務組織成長扶持行動暨志願服務專案大賽的重點培育專案。

“紅心碧海——順德碧桂園志願服務計劃”榮獲
2022年“益苗計劃”重點培育專案
這既是對孫海珍、李影、許麗娜、麥子、齊俊華等紅心碧海志願服務先鋒隊成員們長期付出的最好回饋和認可,也將激勵碧桂園服務持續推進“物業+養老”服務創新,打造社區養老模式樣本,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